一匡天下
yī kuāng tiān xià
unite the whole empire under one government
“一匡天下”的成語拼音為:yī kuāng tiān xià,注音:ㄧ ㄎㄨㄤ ㄊㄧㄢ ㄒㄧㄚˋ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指統(tǒng)一天下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論語·憲問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賜。微管仲,吾其被發(fā)左祍矣。”,基本解釋:匡:糾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統(tǒng)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個中國。糾正混亂局勢,使天下安定下來。,例句:《史記·漢高祖本紀(jì)》中記載了劉邦起義獲勝后,受到屠夫陳勝的建議,將自己的身份偽裝成匡威侯,從而成功打動了大批群眾,最終一匡天下,建立了漢朝。
拼音 |
yī kuāng tiān xià |
注音 |
ㄧ ㄎㄨㄤ ㄊㄧㄢ ㄒㄧㄚ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指統(tǒng)一天下 |
英文 |
unite the whole empire under one governmen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匡:糾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統(tǒng)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個中國。糾正混亂局勢,使天下安定下來。 |
出處 |
《論語·憲問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賜。微管仲,吾其被發(fā)左祍矣?!?/td>
|
例句 |
《史記·漢高祖本紀(jì)》中記載了劉邦起義獲勝后,受到屠夫陳勝的建議,將自己的身份偽裝成匡威侯,從而成功打動了大批群眾,最終一匡天下,建立了漢朝。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