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虎不河
yī hǔ bù hé
a tiger without a river.
“一虎不河”的成語拼音為:yī hǔ bù hé,注音:ㄧ ㄏㄨˇ ㄅㄨˋ ㄏㄜˊ,詞性:名詞短語;作賓語、狀語。,年代:明清時期。,出處:《詩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馮河。”《論語·述而》:“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?!保窘忉專涸缚帐植?,徒步渡河,比喻有勇無謀,冒險行事。后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。,例句:《三國演義》中的蜀國丞相諸葛亮就是一虎不河,他智勇雙全,雖然只是個文臣,但能夠平定蜀國內外的紛爭,使其國力強盛。
拼音 |
yī hǔ bù hé |
注音 |
ㄧ ㄏㄨˇ ㄅㄨˋ ㄏㄜˊ |
詞性 |
名詞短語;作賓語、狀語。 |
英文 |
a tiger without a river. |
年代 |
明清時期。 |
解釋 |
原指空手搏虎,徒步渡河,比喻有勇無謀,冒險行事。后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。 |
出處 |
《詩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馮河。”《論語·述而》:“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?!?/td>
|
例句 |
《三國演義》中的蜀國丞相諸葛亮就是一虎不河,他智勇雙全,雖然只是個文臣,但能夠平定蜀國內外的紛爭,使其國力強盛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