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顏落色
wú yán luò sè
To lose one's face
“無顏落色”的成語拼音為:wú yán luò sè,注音:ㄨˊ ㄧㄢˊ ㄌㄠˋ ㄕㄞˇ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元·武漢臣《玉壺春》第三折:“唬得他無顏落色,驚得他手腳難抬?!?,基本解釋:失色,面無人色。,例句:唐代·杜牧《秋登蘭山寄張五》:“山光忽略萬水歸,月落烏啼霜滿地。此身只待明朝日,無顏落色有高堂?!?
拼音 |
wú yán luò sè |
注音 |
ㄨˊ ㄧㄢˊ ㄌㄠˋ ㄕㄞˇ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 |
英文 |
To lose one's fac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失色,面無人色。 |
出處 |
元·武漢臣《玉壺春》第三折:“唬得他無顏落色,驚得他手腳難抬。” |
例句 |
唐代·杜牧《秋登蘭山寄張五》:“山光忽略萬水歸,月落烏啼霜滿地。此身只待明朝日,無顏落色有高堂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