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
王者之師不必交戰(zhàn)即可使敵人屈服,戰(zhàn)爭必須有備始能無患。
而當前承平日久,這個道理卻被人們忘記了。
西夏的十萬軍隊背棄世代的盟約,入侵邊城。
燒殺搶掠,如入無人之境。
國家的邊防要塞如今有誰在那里指揮,原來竟是一個身為承制之官的乳臭小兒。
而且是個年幼無知的人,本事就是大吃大喝。
聽說敵人來了,立即召集兵馬,把敵兵看得不值一擊,像對付死人似的。
隊伍沒有組織好便倉促出戰(zhàn),又不懂得占據有利地勢。
士卒又驕慣,因為久不操練,馬養(yǎng)的很肥,跑不動,又負擔不起鎧甲的重量。縱然有好的武器也無所施用。
結果把兵士弄得行走艱難,有不少掉到深深的山澗里,引起敵人的嘲笑。
而敵人的伏兵很整齊地排列出來,把山下的通路截斷,戰(zhàn)士們便被包圍了。
沒有辦法,軍隊只好投降,主將哭哭啼啼,反手自捆起來。
敵人下了命令說,有會奏藝的可以保全性命,有些人便爭相獻技或者歌唱。
其余的人被割下鼻子或者耳朵放去了,這些人一面往東跑,一面怕得屁滾尿流。
缺耳少鼻像個怪獸,也不感到慚愧和恥辱,得命跑了回來。
造成這種慘敗和奇辱的原因是“盡由主將之所為”。
不曉得軍機,不懂得地利,只圖僥幸,給國家?guī)磉@樣的恥辱,確是令人痛心的事!
注釋
無戰(zhàn):對方不能抗拒。
王者:古代稱能以德服人的國君是王者。
師:軍隊。
承平:治平相承,即長期太平。
西戎(róng):指西夏。
世盟:世代友好。唐朝末年,拓跋思恭占據夏州,(今陜西橫山),子孫相傳。至宋,賜趙姓,封大夏王國。當時西夏的首領元昊也受了宋封,為西平王。
熟戶:指邊疆附近已為漢民族風俗習慣所同化的少數民族戶家。
障堡:邊塞險要處為防御敵人入侵而修筑的城堡。
承制:官名,疑為“走馬承受公事”,是皇帝派到軍中監(jiān)督將帥的官員。
乳臭兒:是說承制官象乳臭兒一樣,年幼無知。
酣觴(hān shāng)大嚼:意思是大吃大喝。酣觴:盡量地飲酒。
識會:通曉。
符移:指調兵公文的下達傳送。
蒐(sōu):通“搜”,聚集。
卒乘:士兵和戰(zhàn)車。
縛(fù)尸:比喻毫無抵抗能力的就死。
緣:攀緣。
崄巇(xiǎn xī):形容山路危險,泛指道路艱難。
連顛:傾仆,形容行軍的艱難。
自欲:自己將要。
虜騎(nǔ jì):指西夏騎兵。
嘻嘻:形容笑的聲音。
麾(huī):古代指揮軍隊的旗子,這里是揮旗的意思。
發(fā)伏雁行出:敵方埋伏著的軍隊都出來了,成為雁行式的行列,非常有秩序。
奄:通“掩”。
截:堵截。
免胄:除去頭盔,表示敬畏。胄:盔。
乞死所:向敵人請罪,等待處分。
面縛:兩手縛于后,只能見其面。
交涕洟:眼淚鼻涕一齊流。洟:鼻涕。
逡(qūn)巡:有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的意思。這里是用來形容被俘者不知所措。
劓馘(yì guó):割掉鼻子和耳朵。劓:割掉鼻子。馘:割下耳朵。
矢液:大小便。
準:鼻子。
愧恥:慚愧與羞恥。
陷者:指被俘的宋軍。
地機:地勢上的機宜。
僥勝:僥幸得到勝利。
參考資料:
1、彭功智.中國歷代著名敘事詩選:黃河文藝出版社,1985年06月第1版:第181頁
2、鄧魁英主編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組編.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宋代部分: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,1987年04月第1版:第77頁
3、王余札 聞國新.歷代敘事詩選:貴州人民出版社,1984年02月第1版:第222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