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國見清道,一身成白頭。
此地榮辱盛,豈宜山中人。
椿兒繞樹春園里,桂子尋花夜月中。
一身扶杖二兒隨。
夏雨蓮苞破,秋風桂子凋。
杜鵑花發(fā)杜鵑叫,烏臼花生烏臼啼。
茶風無奈筆,酒禿不勝簪。
萬國見清道,一身成白頭。
此地榮辱盛,豈宜山中人。
椿兒繞樹春園里,桂子尋花夜月中。
一身扶杖二兒隨。
夏雨蓮苞破,秋風桂子凋。
杜鵑花發(fā)杜鵑叫,烏臼花生烏臼啼。
茶風無奈筆,酒禿不勝簪。
張祜(約785年—849年?),字承吉,唐代清河(今邢臺市清河縣)人,詩人。家世顯赫,被人稱作張公子,有“海內名士”之譽。早年曾寓居姑蘇。長慶中,令狐楚表薦之,不報。辟諸侯府,為元稹排擠,遂至淮南寓居,愛丹陽曲阿地,隱居以終。人們認為這是詩讖。
張祜的一生,在詩歌創(chuàng)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?!肮蕠Ю铮顚m二十年”張祜以是得名,《全唐詩》收錄其349首詩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