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lún tái zhào | 注音 | ㄌㄨㄣˊ ㄊㄞˊ ㄓㄠˋ |
首字母 | ltz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輪臺歌、輪臺使者 | ||
反義詞 | 無 | ||
基本解釋 | 1.漢武帝一生,致力開拓西域,國力大損。至晩年深悔之,遂棄輪臺之地,并下詔罪己,謂之"輪臺詔"。事見《漢書.西域傳贊》。 |
《輪臺詔》,又稱“輪臺詔令”,是漢武帝劉徹于征和四年(公元前89年)所下的詔書。武帝在其中否決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輪臺地區(qū)屯田的提案,并對派遣李廣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,同時仍要求各級官員提出補充武備的方法。詔書原文載于《漢書·西域傳》,事亦見《資治通鑒·漢紀十四》。
史學界對于《輪臺詔》的歷史地位和評價存在爭議。有觀點認為,《輪臺詔》可謂是“輪臺罪己詔”,它意味著劉徹對自己的擴張政策感到悔恨,標志著治國路線由“尚功”調(diào)整為“守文”。但也有觀點認為,《輪臺詔》并非“罪己詔”,其所調(diào)整的僅是在西域的具體政策,是班固、司馬光等史學家夸大了該詔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