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轍易途
gǎi zhé yì tú
A change of course
“改轍易途”的成語(yǔ)拼音為:gǎi zhé yì tú,注音:ㄍㄞˇ ㄓㄜˊ ㄧˋ ㄊㄨˊ,詞性: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、賓語(yǔ);用于行為等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宋·楊夔《復(fù)宮闕后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前車已覆,后車豈可躡而行之,固當(dāng)改轍易途,以取其不傾不蹶?!?,基本解釋:改變行車軌道,另走一條路。比喻改變方向、目標(biāo)或做法。,例句:明代·羅貫中《水滸傳》:“徐寧只得當(dāng)先趕去,他早是合人家令嫂,通共擺布在這大豬肚子里,吳用到了,他如何見得?”
拼音 |
gǎi zhé yì tú |
注音 |
ㄍㄞˇ ㄓㄜˊ ㄧˋ ㄊㄨˊ |
詞性 |
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、賓語(yǔ);用于行為等 |
英文 |
A change of cours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改變行車軌道,另走一條路。比喻改變方向、目標(biāo)或做法。 |
出處 |
宋·楊夔《復(fù)宮闕后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前車已覆,后車豈可躡而行之,固當(dāng)改轍易途,以取其不傾不蹶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羅貫中《水滸傳》:“徐寧只得當(dāng)先趕去,他早是合人家令嫂,通共擺布在這大豬肚子里,吳用到了,他如何見得?”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