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巢蕩穴
fén cháo dàng xué
Burning the nest
“焚巢蕩穴”的成語拼音為:fén cháo dàng xué,注音:ㄈㄣˊ ㄔㄠˊ ㄉㄤˋ ㄒㄩㄝˊ,詞性:作謂語;指徹底摧毀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明·唐順之《牌》:“各處勁兵前來,焚巢蕩穴,不留一人,乃已。”,基本解釋:比喻徹底摧毀。,例句:戰(zhàn)國時期,楚國名將項羽在攻打秦國時,曾經用火焚燒了敵人的巢穴,迫使敵人無處可逃,最終獲得了勝利。這個故事中的“焚巢蕩穴”成語形容的是采取激烈措施摧毀敵人的根據(jù)地或巢穴,使其無法藏身或躲避。
拼音 |
fén cháo dàng xué |
注音 |
ㄈㄣˊ ㄔㄠˊ ㄉㄤˋ ㄒㄩㄝˊ |
詞性 |
作謂語;指徹底摧毀 |
英文 |
Burning the nes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比喻徹底摧毀。 |
出處 |
明·唐順之《牌》:“各處勁兵前來,焚巢蕩穴,不留一人,乃已?!?/td>
|
例句 |
戰(zhàn)國時期,楚國名將項羽在攻打秦國時,曾經用火焚燒了敵人的巢穴,迫使敵人無處可逃,最終獲得了勝利。這個故事中的“焚巢蕩穴”成語形容的是采取激烈措施摧毀敵人的根據(jù)地或巢穴,使其無法藏身或躲避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