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kāng xī zì diǎn | 注音 | ㄎㄤ ㄒㄧ ㄗˋ ㄉㄧㄢˇ |
首字母 | kxzd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無 | ||
反義詞 | 無 | ||
基本解釋 | 清代張玉書等奉康熙帝命編纂。始于1710年,1716年成書。初名《字典》,后改現(xiàn)名。收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,分二百十四個部首。是中國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。 |
《康熙字典》是清代康熙年間出版的圖書,作者是張玉書、陳廷敬等,它是在明朝梅膺祚《字匯》、張自烈《正字通》兩書的基礎(chǔ)上加以增訂的。該書的編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,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,歷時六年,因此書名叫《康熙字典》?!犊滴踝值洹酚煽傋牍購堄駮?、陳廷敬主持,修纂官凌紹霄、史夔、周起渭、陳世儒等合力完成。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,按筆畫排列單字,字典全書分為十二集,以十二地支標(biāo)識,每集又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卷,并按韻母、聲調(diào)以及音節(jié)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(yīng)漢字,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(47035個),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(xiàn)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