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shāng shì | 注音 | ㄕㄤ ㄕˋ |
首字母 | ss | 詞性 | 動詞 |
近義詞 | 悲傷、哀痛、憂傷、悲哀、悲慟、悲憤、哀傷、哀怨、悲戚、悲苦、憂戚、憂愁、痛楚、痛苦、心痛、心酸、傷心、痛心、悲痛、慘痛、慘楚、苦楚、苦痛、疼痛、切膚、切骨、切心、切膚、切肉 | ||
反義詞 | 歡快、快樂、幸福、愉悅、喜悅、欣喜、愉快、快活、樂觀、開心、欣慰、舒暢、滿意、安樂、安適、幸運、喜慶、慶幸 | ||
基本解釋 | ①哀念死去的人傷逝之情,難以言表。②短篇小說。魯迅作。1925年發(fā)表。青年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沖破舊禮教束縛而同居,兩人沉溺于小家庭幸福之中,不思進取。不久,涓生被教育局解除職務,家庭生活陷入窘境。子君被迫回到老家抑郁而死,涓生懷著沉重的哀傷和悔恨,重新探索人生之路。 |
《傷逝》是現(xiàn)代文學家魯迅于1925年創(chuàng)作的一部以愛情為題材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短篇小說。小說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,講述了他和子君沖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,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個溫馨的家庭,但不久愛情歸于失敗,最終以一“傷”一“逝”結局。
小說通過涓生、子君始以爭取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終卻落到悲劇結局的描寫,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沖突:離開整個社會的解放,個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無法實現(xiàn)的。小說語言優(yōu)美凝煉,富有詩的情韻;開頭結尾部分有些語句的故意重復,不僅在結構上起著貫通前后的作用,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,加強了抒情氣氛,有助于主題的表達;有些句子寫得委婉含蓄,寓意深刻,發(fā)人深思,深化了主題。
傷逝指哀念去世的人。懷念死者,表示哀思,這是人之常情。本篇記述了喪兒之痛,對兄弟、朋友、屬員之喪的悼念及做法。有的依親友的生前愛好奏一曲或學一聲驢鳴以祭奠逝者。有的是睹物思人,感慨系懷,而興傷逝之嘆。有的是以各種評價頌揚逝者,以寄托自己的哀思。更有人慨嘆知音已逝,“發(fā)言莫賞,中心蘊結”,而預料自己不久于人世。至于第10 則同時記錄下將逝者對生命終結的哀傷,更易令人傷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