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蓬斷梗
piāo péng duàn gěng
adrift and aimless
“漂蓬斷?!钡某烧Z(yǔ)拼音為:piāo péng duàn gěng,注音:ㄆㄧㄠ ㄆㄥˊ ㄉㄨㄢˋ ㄍㄥˇ,詞性:名詞短語(yǔ);作主語(yǔ)、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等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宋宗澤《上鄭龍圖求船書》:“全家百指,如飄蓬斷梗,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?!保窘忉專罕扔魃畈话捕?,到處漂泊。,例句:明代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一日行程,已近大道三四百里,路次半山腰,可巧兒王招他師傅來。行者道:‘招師傅,向下道走,再三千里,就是大路?!兴溃骸糇咔Ю?,怕趕不過。’行者道:‘你這千里,亦不好行,卻也走不過大道?!兴溃骸膊槐刈叽蟮溃坏缴巾?,可尋腳邊好路走,趕得大道。’行者道:‘從山頂翻出大道?!鲋^一聲嗖箭響過,便來一人騎一匹騾子來,上面插著一根紅杏木漂蓬斷梗樹分的花箭,心漸漸有數(shù),忍不住跟了他來?!?
拼音 |
piāo péng duàn gěng |
注音 |
ㄆㄧㄠ ㄆㄥˊ ㄉㄨㄢˋ ㄍㄥˇ |
詞性 |
名詞短語(yǔ);作主語(yǔ)、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等 |
英文 |
adrift and aimles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比喻生活不安定,到處漂泊。 |
出處 |
宋 宗澤《上鄭龍圖求船書》:“全家百指,如飄蓬斷梗,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一日行程,已近大道三四百里,路次半山腰,可巧兒王招他師傅來。行者道:‘招師傅,向下道走,再三千里,就是大路?!兴溃骸糇咔Ю?,怕趕不過?!姓叩溃骸氵@千里,亦不好行,卻也走不過大道。’招他道:‘也不必走大道,只到山頂,可尋腳邊好路走,趕得大道。’行者道:‘從山頂翻出大道?!鲋^一聲嗖箭響過,便來一人騎一匹騾子來,上面插著一根紅杏木漂蓬斷梗樹分的花箭,心漸漸有數(shù),忍不住跟了他來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