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渴穿井
lín kě chuān jǐng
not dig a well until one thirsty ---- not make timely preparations
“臨渴穿井”的成語拼音為:lín kě chuān jǐng,注音:ㄌㄧㄣˊ ㄎㄜˇ ㄔㄨㄢ ㄐㄧㄥˇ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指事到臨頭才想辦法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·素問·四氣調(diào)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,基本解釋:穿:打。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。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。,例句:三國時期,曹操攻打荊州,卻遭受了連續(xù)的困擾,糧食和水源都非常緊缺。最后,曹操特意派遣人員打井以供軍隊使用。這就是在渴望水源的情況下,不得已選擇臨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,即"臨渴穿井"。
拼音 |
lín kě chuān jǐng |
注音 |
ㄌㄧㄣˊ ㄎㄜˇ ㄔㄨㄢ ㄐㄧㄥˇ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指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|
英文 |
not dig a well until one thirsty ---- not make timely preparation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穿:打。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。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。 |
出處 |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·素問·四氣調(diào)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 |
例句 |
三國時期,曹操攻打荊州,卻遭受了連續(xù)的困擾,糧食和水源都非常緊缺。最后,曹操特意派遣人員打井以供軍隊使用。這就是在渴望水源的情況下,不得已選擇臨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,即"臨渴穿井"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