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帙累牘
lián zhì lèi dú
keep on repeating at great length
“連帙累牘”的成語(yǔ)拼音為:lián zhì lèi dú,注音:ㄌㄧㄢˊ ㄓˋ ㄌㄟˇ ㄉㄨˊ,詞性:作定語(yǔ)、狀語(yǔ);指文辭長(zhǎng)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宋·文天祥《金匱歌》序:“因自撰為方劑,括為歌詩(shī),草紙蠅字,連帙累牘,以遺其后人?!?,基本解釋:形容篇幅過(guò)多,文辭冗長(zhǎng)。同“連篇累牘”。,例句:明代·張溥《續(xù)文獻(xiàn)通考·纂志十三》:“魏有士曰梅丘學(xué)干戈者有三,頂廬宿成為之編刻成千萬(wàn)紙連帙累牘,不啻積目于千古之文。”
拼音 |
lián zhì lèi dú |
注音 |
ㄌㄧㄢˊ ㄓˋ ㄌㄟˇ ㄉㄨˊ |
詞性 |
作定語(yǔ)、狀語(yǔ);指文辭長(zhǎng) |
英文 |
keep on repeating at great length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形容篇幅過(guò)多,文辭冗長(zhǎng)。同“連篇累牘”。 |
出處 |
宋·文天祥《金匱歌》序:“因自撰為方劑,括為歌詩(shī),草紙蠅字,連帙累牘,以遺其后人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張溥《續(xù)文獻(xiàn)通考·纂 志十三》:“魏有士曰梅丘學(xué)干戈者有三,頂廬宿成為之編刻成千萬(wàn)紙連帙累牘,不啻積目于千古之文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