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殘去殺
juān cán qù shā
give up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
“捐殘去殺”的成語拼音為:juān cán qù shā,注音:ㄐㄩㄢ ㄘㄢˊ ㄑㄩˋ ㄕㄚ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指以德化民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李廣傳》:“夫報忿除害,捐殘去殺,朕之所圖于將軍也?!?,基本解釋:指放棄殘暴和屠殺的行為。,例句:《史記·漢高祖本紀》記載,漢高祖劉邦在起義時曾說:“我等不過是一些捐殘去殺的鄉(xiāng)野之人?!币庵杆麄冎皇潜涣鞣拧⒈粍儕Z的底層人民,但最終卻能夠驅逐暴君,建立了大漢帝國。
拼音 |
juān cán qù shā |
注音 |
ㄐㄩㄢ ㄘㄢˊ ㄑㄩˋ ㄕㄚ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指以德化民 |
英文 |
give up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指放棄殘暴和屠殺的行為。 |
出處 |
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李廣傳》:“夫報忿除害,捐殘去殺,朕之所圖于將軍也?!?/td>
|
例句 |
《史記·漢高祖本紀》記載,漢高祖劉邦在起義時曾說:“我等不過是一些捐殘去殺的鄉(xiāng)野之人。”意指他們只是被流放、被剝奪的底層人民,但最終卻能夠驅逐暴君,建立了大漢帝國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