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刺柏
60 2023-10-09
鳶尾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烏園(《別錄》),烏鳶(《綱目》),扁竹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藍(lán)蝴蝶(《廣州植物志》),亦利麻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扇把草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土知母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冷水丹、蛤蟆跳缺(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),鐵扁擔(dān)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鳶尾科植物鳶尾的根莖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鳶尾
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匍匐多節(jié),節(jié)間短,淺黃色。葉互生,2列,劍形,長約30~45厘米,寬約2厘米;ㄇ嘧仙,1~3朵排列成總狀花序,花柄基部有一佛焰花苞,覆船狀,長4~5厘米;遠(yuǎn)比花柄為長;花被6,2輪,筒部纖弱,長約3厘米,外輪3片圓形,直徑可達(dá)5厘米,上面有雞冠狀突起,白色或藍(lán)色,內(nèi)輪3片較小,常為橫形;雄蕊3,著生于外輪花被的基部,藥線形;雌蕊1,子房下位,3室;花柱3分枝,花瓣?duì)睢]艄L橢圓形,有6棱,長3~4厘米。種子多數(shù),圓形,黑色;ㄆ4~5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于林下、山腳及溪邊的潮濕地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栽培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
【藥材】干燥根莖呈扁圓柱形,表面灰棕色,有節(jié),節(jié)上常有分歧,節(jié)間部分一端膨大,另一端縮小,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環(huán)紋,愈近頂端愈密。
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維生素C很多;ê鞅葘。
根莖含鳶尾黃酮甙、鳶尾黃酮新甙A、B、香莢蘭己酮二葡萄糖甙。
【性味】辛苦,寒,有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苦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有毒。"
③《貴陽民間藥草》:"辛,寒,微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消積,破瘀,行水,解毒。治食滯脹滿,百瘕積聚,臌脹,腫毒,痔瘺,跌打損傷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破百瘕積聚,去水,下三蟲。"
②《別錄》:"療頭眩。"
③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"治臌脹病。"
④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療痔瘡及狂犬病。"
⑤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敷腫毒。"
⑥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:"通便泄熱,活血法瘀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3~1錢;或研末。外用:搗敷。
【宜忌】體虛者慎服。
【選方】①治食積飽脹:土知母一錢。研細(xì),用白開水或兌酒吞服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②治喉癥、食積、血積:鳶尾根一至三錢。煎服。(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)
③治水道不通:扁竹根(水邊生,紫花者為佳)研自然汁一盞服,通即止藥。不可便服補(bǔ)藥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
④治跌打損傷:鳶尾根一至三錢。研末或磨汁,冷水送服,故又名"冷水丹"。(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)
禹余糧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太一余糧、石腦(《本經(jīng)》),禹哀,太一禹余糧(《吳普本草》),白余糧(陶弘景),禹糧石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的一種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褐鐵礦 非晶...
玉竹 (《吳普本草》) 【異名】熒,委萎(《爾雅》),女萎(《本經(jīng)》),萎莎(《說文》),葳蕤、王馬,節(jié)地、蟲蟬、烏萎(《吳普本草》),青粘、黃芝、地節(jié)(《三國志》),萎蕤、馬熏(《別錄》),女草、娃...
榆白皮 (《藥性論》·《本經(jīng)》原作榆皮) 【來源】為榆科植物榆樹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榆樹(陶弘景),又名:粉(《詩經(jīng)》),白榆(《毛詩傳》),白枌(《爾雅》),零榆(《本經(jīng)》),枌榆(《...
營實(shí)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薔薇子(陶弘景),野薔薇子(《東醫(yī)寶鑒》),石珊瑚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果實(shí)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薔薇花"條。 【采集】8~9月采收,以半青半紅未成熟之...
油菜子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香油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菜子油(《攝生眾妙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油菜子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蕓薹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腸梗阻,湯火灼傷,濕疹。 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治癰疽及痔漏...
木蘭皮 (《別錄》?《本經(jīng)》原作木蘭) 【異名】姜樸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木蘭科植物辛夷的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辛夷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苦,寒。" 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...
點(diǎn)頭菊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點(diǎn)頭菊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點(diǎn)頭菊 多年生草本,高約35厘米。根莖短,有宿存殘葉基。葉根出,具柄;葉片長圓形至橢圓形,全緣或具微鋸齒。頭狀花序常彎垂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