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血人參
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綠葉胡枝子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綠葉胡枝子,又名:木本胡枝子、白氏胡枝子、山附子、三葉青、三頭草、金腰帶、三葉枝、山烏豆、知天文、蜞藥、豆莢、女金丹、土附子、粘衣草。
落葉灌木,高1~2米。3出復(fù)葉,小葉長卵形或橢圓形,長1.8~7厘米,寬1~4厘米,先端急尖,黃綠色,上面光滑,有白毛,下面有淺棕色毛,尤以中脈附近為多?偁罨ㄐ,腋生;小苞片2,在花萼之下;萼片披針形,5裂,具密毛;花冠蝶形,長8毫米,黃色,翼瓣和旗瓣的基部常為紫色,旗瓣較龍骨瓣為短;雄蕊10,兩體;子房上位,花柱內(nèi)彎,柱頭小,頂生。莢果長倒卵形,有網(wǎng)狀脈,下部及柄具絨毛;ㄆ7~8月。果期9月。
生于山坡叢林或路旁雜草中。分布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貴州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、甘肅等地。
本植物的莖皮(木本胡枝子皮)、葉(木本胡枝子葉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采挖后,去掉粗皮鮮用或曬干用。
【藥材】根頭部形大而不規(guī)則,表面粗糙;下部較細長,表面有細微的縱皺紋;全體均有皮孔,外皮呈灰棕色,去皮后內(nèi)顯灰紫色。質(zhì)堅硬,斷面淡黃色,纖維性,稍有香氣。
產(chǎn)于貴州、福建等地。
【性味】辛微苦,溫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苦辛,溫。"
②《貴陽民間藥草》:"澀微苦,平,無毒(煮熟后味香甜)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閩東本草》:"入肺、脾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解表,化痰,利濕,活血。治傷風(fēng)發(fā)熱、頭痛、咳嗽,淋濁,婦女血瘀腹痛,血崩,癰疽,丹毒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活血,行氣,除濕,解毒。"
②《閩東本萆》:"達表宣熱,化痰止嗽。治傷風(fēng)咳嗽,惡寒發(fā)熱,頭身疼痛,小兒驚風(fēng),蛔蟲腹痛,婦人瘀血腹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鮮者1~2兩);或燉肉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痰哮:血人參干根一兩。水煎一杯,沖蜂蜜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②治肺癰:鮮血人參、苦錦各二兩。焙焦,研末,拌豬肝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③治紅淋白濁:血人參二兩,牛耳大黃五錢,牛膝五錢。煎水后,以鯽魚四兩,割開不洗,用姜二錢,蔥一錢,醋四、五錢。煎湯服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④治全身發(fā)黃,四肢無力:血人參三兩,豆腐半斤,燉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萱草根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漏蘆果、漏蘆根果(《滇南本草》),地人參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黃花菜根(《山東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萱草、黃花萱草或小萱草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萱草,又名:諼...
小雪人參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白土子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山豆花,又名:白胡枝子、小葉帶毛烏梢。 小灌木,高60~100厘米。小枝密被棕黃色絨毛...
小人參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來源】為桔?浦参镄娜~黨參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心葉黨參 多年生草本。塊根肥壯,倒圓錐形,肉質(zhì)白色,有須根。莖1~2枚,傾斜或攀援狀,全體密被白色柔毛。葉對生,具短柄,葉...
蘚生馬先蒿 (《廣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土人參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蘚生馬先蒿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蘚生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壯,有分叉。莖叢生,直立或傾臥,長達25厘米。葉互生;具柄;葉片橢圓形至...
西洋參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西洋人參(《本草從新》),洋參(《藥性考》),西參(《增訂偽藥條辨》),花旗參、廣東人參(《中國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西洋參 多年生...
華山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華山參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華山參 多年生草本,高20~60厘米。根粗壯,肉質(zhì),錐狀圓柱形。莖直立,被毛,常數(shù)莖叢生。葉互生,卵形、寬卵形或三角狀寬卵形,長...
烏藥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蒡箕茶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 【來源】樟科植物烏藥,植物形態(tài)詳"烏藥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溫中,理氣,止痛。治腹中寒痛,小便滑數(shù),食積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炙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