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小蒜
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
【異名】茆蒜(伏侯《古今注,),卵蒜(崔豹《古今注》),蒜(《別錄》),夏蒜(《隨息居飲食譜》)。
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鱗莖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小蒜
多年生萆本。外形與大蒜相似而較小,與大蒜的顯著不同之點:鱗莖細小如薤,僅有1個鱗球,不如大蒜由多數(shù)鱗瓣合成。
野生。全國各地都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挖,去凈泥沙,曬干或陰干。
【性味】辛,溫。
①《別錄》:"辛,溫,有小毒。"
②陶弘景:"味辛,性熱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脾、胃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溫中,下氣,消谷,殺蟲。治吐瀉,心腹脹痛,疔腫毒瘡,毒蟲咬傷。
①《別錄》:"主霍亂,腹中不安,消谷,理胃溫中,除邪痹毒氣。"
②陶弘景:"主溪毒。"
③《千金食治》:"葉主心煩廟,解諸毒,小兒丹疹。"
④《食療本草》:"去諸蟲毒,丁腫,毒瘡。"
⑤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下氣,止痛,殺蟲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(鮮者搗汁0.5~1兩)。外用:煎洗或搗敷。
【宜忌】陰虛火旺及日疾、口齒咽喉諸患忌服。
①《日用本草》:"腳氣風病人及時病后忌食之。"
②《隨患居飲食譜》:"發(fā)風損目,病后忌之。"
【選方】①治霍亂心腹脹痛,煩滿短氣,未得吐下:小蒜一升,細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之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
②治霍亂轉(zhuǎn)筋,腹痛不止:小蒜一分,鹽一分。爛搗,納少許于臍中,上以艾火灸五七壯。(《圣惠方》)
③治傷寒及時氣溫病及頭痛、壯熱脈大,始得一日:小蒜一升,搗取汁三合,頓服之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
④治心痛不可忍,十年五年者:小蒜,釅醋煮,頓服之,取飽,不用著鹽。(《兵部手集》)
⑤治卒陰痛如刺,汗出如雨:小蒜、韭根、楊柳根各一斤。上三味合燒,以酒灌之,及熱以氣蒸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⑥治惡核腫結(jié)不肯散者:吳茱萸、小蒜等分,合搗敷之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
⑦治蛇毒:搗小蒜,飲汁,以滓敷瘡上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
小麥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或其面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小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稈直立,通常具6~9節(jié)。葉鞘光滑,常較節(jié)間為短;葉舌膜質(zhì),短;葉片扁平,...
【中藥名稱】香薷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香菜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香菜(《千金方》),香戎(《食療本草》),香茸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紫花香菜(《履?巖本草》),蜜蜂草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海州...
蜆殼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蜆科動物河蜆或其近緣動物的貝殼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河蜆,又名:扁螺(《隋書》)。 貝殼2片,略呈三角形,大小不一,大者長約6厘米。左右兩殼相等,殼頂膨起,位于背緣中部。...
鮮地黃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生地黃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鮮生地(《本草便讀》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干地黃"條。 【采集】9~11月采集,春季亦可。挖取時勿使外皮...
烏梅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梅實(《本經(jīng)》),熏梅、桔梅肉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梅(《詩經(jīng),),又名:春梅(《本草再新》)。 落葉小喬木,...
烏欖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來源】橄欖科植物烏欖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烏欖"條。 【性味】《陸川本草》:"性溫,微澀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洗癍毒。" ②《陸川本草》:"止血。治子宮...
山柳菊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九里明、黃花母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山柳菊的全草、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山柳菊 多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;~線狀長橢圓形,長約30厘米,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