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菥神子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菥神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菥神"條。
【采集】5~6月果實成熟時采取全株,打下種子,曬干,揚凈。
【藥材】干燥種子黑褐色,細小,長約1.5毫米,寬1~1.5毫米,表面有向心隆起的環(huán)紋,無毛。以籽粒飽滿、黑色、干燥、無灰土雜質(zhì)者為佳。
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產(chǎn)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黑芥子甙。又含脂肪油34%,揮發(fā)油0.836%,蔗糖1.8%,卵磷脂1.6%。
【性味】辛,微溫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辛,微溫。"
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目赤腫痛流淚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明目,目痛淚出,除痹,補五臟,益精光。"
②《別錄》:"療心腹腰痛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治肝家積聚,眼目赤腫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。外用:研末點眼。
【宜忌】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得荊實、細辛良。惡干姜、苦參。"
②《藥性論》:"苦參為使。"
【選方】治眼熱痛,淚不止:菥神子,搗篩為末,欲臥,以銅箸點眼中,當有熱淚及惡物出,并去胬肉,可三、四十夜點之。(《海上集驗方》)
菥神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大薺(《爾雅》),蔑菥、大蕺、馬辛(《本經(jīng)》),析目、榮目、馬駒(《吳普本草》),老薺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遏藍菜(《救荒本草》),花葉薺、水薺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老鼓草(...
犀角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低密(《綱目》),烏犀角(《證治準繩》),香犀角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犀科動物印度犀、爪哇犀、蘇門犀等的角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①印度犀,又名:獨角犀(《綱目》)。 ...
錫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白錫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矧(《爾雅》),槭(《周禮》鄭玄注),白槭(《爾雅》郭璞注)。 【來源】為一種銀白色金屬,主要由錫石中煉出。礦物形態(tài)詳"錫礦"條。 【藥材】多為塊狀。銀白...
五加皮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南五加皮(《科學的民間藥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無梗五加、刺五加、糙葉五加、輪傘五加等的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五加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豺漆(《本經(jīng)》),文章草...
蕪荑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殿聲(《本經(jīng)》),無夷(《爾雅》郭璞注),蕪荑仁(《千金方》),山榆子(《千金食治》),山榆仁(《本草拾遺》),白蕪荑(《圣惠方》),大果榆糊(《藥材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榆...
苦菜根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苦菜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》:"治血淋,利小便。"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1.5兩(鮮用)。...
三輪蒿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別名】白頭蒿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二色香青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二色香青 多年生草本,高35~50厘米。根莖短,有須狀根。莖叢生,幼時密被白色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