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土丁桂
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【別名】毛辣花、銀絲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過(guò)饑草、小鹿銜、鹿含草、小本白花草、石南花、瀉痢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銀花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毛將軍(《泉州本草》),白毛草、白毛蓮、白毛將(《廣東中藥》),白鴿草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。
【來(lái)源】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土丁桂
纖細(xì)、被毛草本。莖高20~70厘米,多少分枝,擴(kuò)展或斜舉,非纏繞狀。葉互生;卵形、橢圓形或矩圓形,長(zhǎng)約5毫米,間有達(dá)10毫米的,先端短尖,基部鈍圓,全緣,兩面密被絲毛;ㄐ。干,單生或2~3朵同生于纖細(xì)的花序柄上,花序柄長(zhǎng)于葉;苞片小,線形,被毛;萼片5;花冠漏斗狀,淺藍(lán)色或近白色,直徑6~8毫米;雄蕊5;子房上位,花柱2。蒴果球形,種子4顆;ㄆ诖褐燎锛。
生于干坡上。分布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地。
【性味】苦辛,涼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微苦,平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辛,涼。"
③《廣東中藥》:"味淡,性微涼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脾、腎三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利濕。治黃疸,痢疾,淋濁,帶下,疔腫,疥瘡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清熱瀉火,澀精益陰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,:"外用止血消腫,清肝熱,退翳。"
③《廣東中藥》:"清濕熱。治赤白痢疾,濕熱肚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~3錢(qián)(鮮者1~2兩);或搗汁飲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黃疸、咳血:鮮土丁桂一兩。和紅糖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痢疾:土丁桂一至二兩,紅糖半兩。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
③治夢(mèng)遺滑精:土丁桂二兩,銀杏四兩,黃酒二兩。加水適量燉服。
④治淋濁白帶:土丁桂一至二兩,冰糖半兩。水煎服。
⑤治遺尿癥:土丁桂二兩,豬膀胱一個(gè)。水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⑥治小兒疳積:鮮土丁桂五錢(qián)至一兩,或加雞肝一個(gè),水燉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⑦治疔腫:鮮土丁桂搗爛敷患處。
⑧治疥瘡:鮮土丁桂每次四兩,枯礬少許,煎湯洗患處。
⑨治蛇咬傷:鮮土丁桂,搗爛絞汁,和酒內(nèi)服,渣敷患處。(⑦方以下出《泉州本草》)
鐵海棠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麒麟花(《中國(guó)植物圖鑒》),老虎竻、獅子竻(《廣州植物志》),玉麒麟、番鬼刺(《廣西中藥志》),海棠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萬(wàn)年刺、霸王鞭、千腳刺、刺蓬花(《貴州草...
水梔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伏尸梔子(《雷公炮炙論》),水梔子(《八閩通志,),黃箕子、黃枝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馬牙梔、建梔、黃梔子(《藥材學(xué)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茜草科植物大花梔子的果實(shí)。 【...
水梔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(lái)源】為茜草科植物大花梔子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水梔"條。 【性味】甘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解熱涼血,鎮(zhèn)靜止痛,疏風(fēng)除濕。 【選方】①治黃腫黃疽:水梔根二至四兩,切碎,水煎服...
水丁香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丁子蓼、紅豇豆、喇叭草(《中國(guó)藥植志》),水冬瓜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水苴仔、水黃麻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水楊柳(《四川中藥志》),田蓼草、紅麻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...
勝紅薊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咸蝦花、臭壚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,白花草、咸蝦草、路遇香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貓屎草(《廣東中藥》Ⅱ),膿泡草(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),白毛苦、毛射香(《廣西民間常用...
果上葉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小果上葉、石串蓮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蘭科植物密花石豆蘭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密花石豆蘭,又名:極香石豆蘭。 多年生常綠...
【中文名】白花蛇舌草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類(lèi)別】全草類(lèi) 【異名】蛇舌草、矮腳白花蛇利草(《廣西中藥志》),蛇舌癀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目目生珠草,節(jié)節(jié)結(jié)蕊草(《泉州本草》),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