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莎草
(《別錄》)
【異名】莎隨(《大戴禮記》),侯莎(《爾雅》),地毛(《廣雅》),山莎(《纂文》),回頭青(《清異錄》),香頭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野韭菜,豬荸薺、隔夜抽、地韭姜(《浙江中藥手冊,),地溝草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小三棱、米珠子、紹縮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地貫草、豬鬃草、地糕草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吊馬棕(《湖南藥物志》),土香草(《泉州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莎草
多年生草本。匍匐根莖長,先端具肥大紡錘形的塊莖,外皮紫褐色,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狀物。莖高15~95厘米,銳三棱形,基部呈塊莖狀。葉窄線形,短于稈,寬2~5毫米;鞘棕色,常裂成纖維狀。葉狀苞片2~5;長側(cè)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(fù)出,輻射枝3~10:穗狀花序輪廓為陀螺形;小穗3~10,線形,長1~3厘米,具花8~28朵:小穗軸具較寬的、白色透明的翅;鱗片覆瓦狀排列,膜質(zhì),卵形或長圓狀卵形,長約3毫米,中間綠色,兩側(cè)紫紅色或紅棕色,具脈5~7條;雄蕊3,藥線形;花柱長,柱頭3。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;ü5~11月。
生于田野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本植物的根莖(香附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功用主治】行氣,開郁,祛風(fēng)。治胸悶不舒,皮膚風(fēng)癢,癰腫。
①《履?巖木草》:"治皮膚瘙癢,遍體生風(fēng)。"
②《綱目》:"煎飲散氣郁,利胸膈,降痰熱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癰疽腫毒:鮮莎草洗凈,搗爛敷患處。(《泉州木草》)
②治水腫、小便短少:鮮莎草搗爛,貼涌泉、關(guān)元穴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桑耳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桑菌、木麥(《別錄》),桑上寄生(《證類本草》),桑?(《唐本草》),桑蛾、桑雞(《廣菌譜》)。 【來源】為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。植物形態(tài)參見"木耳"條。 【性味】甘,平。 ...
桑蠹蟲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蝤蠐(《詩經(jīng)》),蝎、桑蠹、?崛(《爾雅》),桑蝎(《千金方》),桑蟲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蛀蟲(《綱目》),桑蠶(《景岳全書》),鐵炮蟲(《動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,老母蟲(《四川...
桑葉汁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桑葉滋、桑脂、桑滋干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?浦参锷5孽r葉,摘破葉脈后滲出的白色液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桑葉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拾遺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 【功用主治...
乳香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熏陸香(《別錄》),馬尾香、乳頭香(《海藥本草》),塌香(《夢溪筆談》),西香(《本草衍義》),天澤香、摩勒香、多伽羅香、浴香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...
人尿 (《別錄》) 【采集】取健康人的小便,去頭尾,用中間一段。一般以10歲以下兒童的小便為佳,名為"童便"。 【性味】咸,涼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寒。" 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涼。" ③《品匯精要》:...
蘆薈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盧會(《藥性論》),訥會(《本草拾遺》),象膽、奴會(《開寶本草》),勞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、好望角蘆薈或斑紋蘆薈葉中的液汁經(jīng)濃縮的...
地瓜藤 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 【異名】地石榴(《滇南本草》),過江龍、土瓜(《草木便方》),野地瓜(《分類草藥性》),地蜈蚣(《天寶本草》),牛馬藤、過石龍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地枇杷、過山龍(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