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雀甕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躁舍(《本經(jīng)》),帖嘶房(《別錄》),雀兒飯甕(《蜀本草》),往毛蟲窠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棘剛子、天漿子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
【來源】為刺蛾科昆蟲黃刺蛾的蟲繭。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黃刺蛾
體黃褐色,長約15毫米,翅展約35毫米;雄蛾體較小。頭部褐色,復(fù)眼1對,橢圓形,黑褐色;觸角鞭狀,暗黃色;胸部密被細毛。翅2對,前翅自翅頂向后方伸出暗褐色斜線2條,由此內(nèi)部的線條為界,其外側(cè)至外緣均呈褐色;內(nèi)側(cè)呈黃色,并有褐色小點2個;后翅為淡黃褐色。足3對,內(nèi)側(cè)略現(xiàn)黑褐色。腹部雄蟲較小,雌者肥大。幼蟲初孵化時黃色,成熟時變?yōu)辄S綠色,頭小,腹部肥大,體兩側(cè)各節(jié)有小突起,上生褐色刺毛。7~8月間結(jié)繭,呈橢圓形,長約15毫米,灰白色,并有數(shù)條暗黑色粗斜線,質(zhì)甚堅硬。
幼蟲多棲于梨、蘋果、棗、柿、櫻桃、李等果樹上,食害嫩葉。我國華南、西南、華北等地均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8月采收。
【性味】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有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小兒驚風、臍風、癇疾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小兒驚癇,寒熱結(jié)氣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主小兒撮口病,先贅小兒口傍,令見血,以甕碎取汁涂之,亦生搗鼠婦并雀甕汁涂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慢驚:天漿子(有蟲者)、白僵蠶、干蝎(三物微炒)各三枚。搗篩為末。煎麻黃湯調(diào)服一字,日三。肋、兒大小加減之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
②治小兒急驚風搐搦:天漿子(生用)三枚,干蝎(生用)七枚,朱砂一錢。上搗羅為散,以軟飯和丸,如粟米大。不計時候,以荊芥湯下二丸。量兒大小,加減服之。
③治小兒撮口及發(fā)噤:㈠棘科上雀兒飯甕子,未開口者,取甕子內(nèi)物,和奶汁研灌之。㈡赤足蜈蚣一枚,雀兒飯甕子(不開口者)五個。和燒為灰,細研。每服以粥飲調(diào)下三字。
④治小兒臍風:天漿子(有蟲者)一枚,真僵蠶(炒)一枚,膩粉少許。研勻,以薄荷自然汁調(diào)灌之,取下毒物。(白龍膏)
⑤治小兒癇疾:棘枝上雀甕,研,其間蟲出,取汁灌之。(②方以下出《圣惠方》)
人參蘆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別名】竹節(jié)參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人參"條。 【性味】甘苦,溫。 ①《本草蒙筌》:"甘。" ②《綱目》:"苦,溫,無毒。" 【功用...
人參須 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原作"參須")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細支根及須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人參"條。 【藥材】因加工方法不同,商品有紅直須、白直須、紅彎須、白彎須等品種。 ①紅直須 為較粗的細支根。一...
蕘花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瑞香科植物蕘花的花朵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蕘花 落葉灌木,高30~90厘米,枝細長。小枝有絲狀細毛。葉互生或?qū)ι,矩圓狀披針形,長2.5~7.5厘米,寬1.5~2.5厘米,先端...
人參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別名】人銜、鬼蓋(《本經(jīng)》),土精、神草、黃參、血參(《吳普本草》),地精(《廣雅》),百尺杵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海腴、金井玉闌,孩兒參(《綱目》),棒棰(《遼寧主要藥材》)。 【...
青葙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草蒿、萋蒿(《本經(jīng)》),昆侖草(《唐本草》),野雞冠、雞冠莧(《綱目》),狼尾巴果、雞冠菜、土雞冠(《江蘇植藥志》),狐貍尾、指天筆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牛尾巴花(《山東中...
鱉甲膠 (《衛(wèi)生寶鑒》) 【來源】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背甲煎熬而成的膠塊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鱉甲"條。 【制法】取漂凈鱉甲,置鍋中加水煎取膠汁,約煎3~5次,至膠汁充分煎出為度,將各次煎汁,過濾合并(或加明礬...
鹿齒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,動物形態(tài)詳"鹿茸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留血,鼠瘺,心腹痛。" ②《本草蒙筌》:"理鼠瘺,攻瘡毒,水磨濕涂。"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