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苜蓿根
(《唐本草》)
【異名】土黃耆(《食療本草》)。
【來(lái)源】為豆科植物紫苜;蚰宪俎5母V参镄螒B(tài)詳"苜蓿"條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紫苜蓿的根含糖類。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,其中有2-氨基己二酸及另二種未知氨基酸。
【藥理作用】南苜蓿的變種的根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弱的抗菌作用,對(duì)大腸桿菌則無(wú)作用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①《唐本草》:"寒。"
②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苦微澀,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濕熱,利尿。治黃疸,尿路結(jié)石,夜盲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熱病煩滿,目黃赤,小便黃,酒疸,搗汁服一升,令人吐利即愈。"
②《綱目》:"搗汁煎飲,治砂石淋痛。"
③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清熱利尿,退黃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搗汁。
【選方】①治尿路結(jié)石:鮮苜蓿根,搗汁溫服,每次半茶杯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藥》)
②治黃疸,尿路結(jié)石:南苜蓿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(cè)》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治療夜盲癥
以新鮮南苜蓿根1兩,洗凈切碎煎湯,連渣服,每日1次。治療6例,4例痊愈,2例無(wú)效。
木天蓼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天蓼(《藥性論》),藤天蓼(《本草拾遺》),天蓼木(《圣惠方》),含水藤(《中國(guó)樹(shù)木分類學(xué)》),葛棗、葛棗獼猴桃(《東北木本植物圖志》),馬棗子(《東北藥植志》)。 【...
麋茸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(lái)源】為鹿科動(dòng)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帶有茸毛的幼角。 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麋鹿,又名:麋(《莊子》),四不象(《黑龍江外記》)。 體長(zhǎng)約2米,肩高1米余,雄者體重約200公斤,雌者100公斤...
墨旱蓮 (《飲片新參》) 【異名】金陵草(《千金月令》),蓮子草(《唐本草》),旱蓮草、旱蓮子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白旱蓮(《履?巖本草》),猢孫頭(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》),蓮草(《滇南本草》),墨斗草(...
牡蒿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蔚(《詩(shī)經(jīng)》),牡鞘(《毛詩(shī)傳》),齊頭蒿(《唐本草》),水辣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布菜、鐵菜子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土柴胡(《陸川本草》),猴掌草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...
米麥?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糗(劉熙《釋名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米或麥蒸炒后磨成之粉面。 【性味】①《唐本草》:"甘苦,寒,無(wú)毒。" ②《本草拾遺》:"酸,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寒中,...
哈蟆油 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 【異名】田雞油、哈什蟆油、蛤螞油(《中藥通報(bào)》(5):205,1956),哈士蟆油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蛙科動(dòng)物中國(guó)林蛙或黑龍江林蛙雌性的干燥輸卵管。動(dòng)...
白花菜 (汪穎《食物本草》) 【異名】羊角菜(《綱目》),屢析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花菜 一年生草本,有惡臭。莖多分枝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