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牡荊瀝
(《本草拾遺》)
【異名】牡荊汁(《登真隱訣》)。
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莖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牡荊子"條。
【制法】將新鮮荊木裁成尺余長之小段,兩端架于磚上,其下以火燒之,則莖汁從兩端瀝出,以器承取之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登真隱訣》:"冷而甜。"
②《綱目》:"甘,平,無毒。"
③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甘辛,平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匯言》:"入手少陰、太陰,足陽明、厥陰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除風(fēng)熱,化痰涎,通經(jīng)絡(luò),行氣血。治中風(fēng)口噤,痰熱驚癇,頭暈?zāi)垦,喉痹,熱痢,火眼?br>
①《登真隱訣》:"治心風(fēng)。"
②《本草抬遺》:"飲之去心悶,煩熱,頭風(fēng)旋,目眩,心頭漾漾欲吐,卒失音,小兒心熱驚癇;止消渴,除痰唾,令人不睡。"
③《丹溪心法》:."開經(jīng)絡(luò),行氣血。"
④《綱目》:"除風(fēng)熱,開經(jīng)絡(luò),導(dǎo)痰涎,行血氣,解熱痢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沸水沖,1~2兩。外用:涂敷或點眼。
【選方】①治中風(fēng)口噤:荊瀝,每服一升。(《范汪方》)
②治高熱痙攣,痰鳴氣急:牡荊瀝、竹瀝,開水沖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③治頭風(fēng):服荊瀝不限多少,取差止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喉痹:燒荊汁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⑤治赤白痢五、六年者:燒大荊如臂,取瀝,服五、六合,即得差。(《肘后方》)
⑥治目卒痛:燒荊木出黃汁敷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⑦治火眼:牡荊瀝汁點眼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⑧治瘡:荊木燒取汁,敷之。(《僧深集方》)
牡荊葉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葉片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牡荊子"條。 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 ①《別錄》:"味苦,平,無毒。" ②《綱目》:"苦,寒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解表,除濕,殺蟲...
牡蠣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蠣黃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牡蠣科動物近江牡蠣等的肉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牡蠣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近江牡蠣與大連灣牡蠣肉含糖元63.55%,;撬1.3%,10種必需氨酸1...
木半夏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四月子、野櫻桃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頹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木半夏,又名:棗皮樹、駱駝花、多花胡頹子。 落葉灌木,高可達(dá)3米。枝開展,不具針刺,小...
墨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烏金、陳玄、玄香、烏玉塊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松煙和入膠汁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。入藥以陳久者為佳。 【性味】辛,平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溫。" ②《開寶本草》:"味辛...
??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木李(《詩經(jīng)》),蠻?、瘙?(《本草拾遺》),木梨(《埤雅》),海棠(《廣州植物志》),土木瓜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??的果實o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?...
大透骨消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透骨消。 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或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地檀香 常綠小灌木,有濃厚的香氣。高約1.5米。莖淡綠色,枝條粗壯,小枝紅色或綠色,樹皮常呈片狀...
穿山甲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鯪鯉甲(《別錄》),鱧鯉甲(《補缺肘后方,),鯪鯉角(《本草衍義》),川山甲(《三因方》),鱉鯉甲(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),山甲(《本草求真》),甲片(《瘍科遺編》),麒鱗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