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【中藥名稱】紅芪
【拼音名】Hongqi
【英文名】RADIXHEDYSARI
【來源】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.-Mazz.的干燥根。
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及根頭,曬干。
【性狀】本品呈圓柱形,少有分枝,上端略粗,長10~50cm,直徑0.6~2cm。表面灰紅棕色,有縱皺紋、橫長皮孔及少數(shù)支根痕,外皮易脫落,剝落處淡黃色。質(zhì)硬而韌,不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,并顯粉性,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棕色,射線放射狀,形成層環(huán)淺棕色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略有豆腥味。
【鑒別】本品橫切面:木栓層為6~8列木栓細胞。皮層狹窄,外側(cè)有2~4列厚角細胞。韌皮部較寬,外側(cè)有裂隙,纖維成束散在,纖維壁厚,微木化,韌皮射線外側(cè)常彎曲。形成層成環(huán)。木質(zhì)部導(dǎo)管單個散在或2~3個相聚,其周圍有木纖維。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。粉末黃棕色。纖維成束,直徑5~22μm,壁厚,微木化,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,形成晶纖維,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。草酸鈣方晶直徑7~14μm,長約至22μm。具緣紋孔導(dǎo)管直徑至145μm。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,直徑2~19μm;復(fù)粒由2~8分粒組成。
【浸出物】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熱浸法(附錄ⅩA)測定,用45%乙醇作溶劑,不得少于30.0%。
【炮制】紅芪除去雜質(zhì),大小分開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甘,溫。歸肺、脾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補氣固表,利尿托毒,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癰疽難潰,血虛萎黃,內(nèi)熱消渴,慢性腎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9~30g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潮,防蛀。
紅苕母子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番薯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生搗外敷,治湯火傷。"...
紅毛雞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茅籠中鳥、綠結(jié)雞(《陸川本草》),毛雞、落谷(《廣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杜鵑科動物褐翅鴉鵑除去內(nèi)臟,羽毛后的全體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褐翅鴉鵑,又名:黃蜂、大毛雞。 ...
紅毛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地韭菜(《天寶本草》),天芒針(《福州草藥》),地藍花、鴨舌頭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地潭花、山海帶(《重慶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鴨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葉的全草。 【植物...
紅對節(jié)子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忍冬科植物卵葉莢娠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卵葉莢娠,又名:藤草、高梁花。 直立灌木。小枝平滑無毛。單葉對生,葉闊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,長5~8.5厘米,寬4~6.3厘...
紅馬蹄烏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中華山蓼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中華山蓼 多年生草本。根莖粗大,紫色。莖高約30廈米,粗大,紫色,被短毛或近于無毛;~多數(shù),具紫色長柄,長約8厘米,基部...
肺心草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梅花草、白側(cè)耳。 【來源】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突隔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~45厘米;~厚紙質(zhì),腎形或心形,長2.5~6厘米;葉柄長...
紅麩楊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麩楊 落葉喬木,高7~12米。小枝被有短柔毛。單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小葉7~11片,最多可達17片,葉軸的上部有狹翅或在幼時葉軸全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