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紅旱蓮
(《江蘇植藥志》)
【異名】湖南連翹、黃花劉寄奴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金絲蝴蝶、傘旦花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大汗淋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大黃心草、房心草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假連翹、箭花茶。一枝箭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金絲槐、雞心茶,牛心茶(《遼寧經(jīng)濟(jì)植物志》),大金雀,大茶葉、大精血、元寶草(《江蘇藥材志》),長柱金絲槐,牛心菜(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藤黃種植物黃海棠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黃海棠
多年生草本,高達(dá)1米,全體無毛。莖直立,具4棱。葉對生,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約8厘米,寬約2厚米,先端漸尖,全緣,基部抱莖;質(zhì)薄,有疏散透明小點(diǎn);〝(shù)朵成頂生的聚傘花序;萼片5,不等長;花瓣5,金黃色,狹倒卵形,稍偏斜而旋轉(zhuǎn);雄蕊多數(shù);亢铣5束;子房上位,花柱5條。蒴果圓錐形,長12~18毫米,5室,熟時(shí)5瓣裂,內(nèi)有多數(shù)細(xì)小種子;ㄆ6~7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于荒坡、山野、路邊。我國東北地區(qū)及黃河、長江、珠江流域均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7~8月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,割取地上部分,用熱水泡過,在陽光下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全草,葉通常脫落,莖紅棕色,中空,節(jié)處有葉痕,頂端具果實(shí)3~5個(gè)。果實(shí)圓錐形,長約1.5厘米,徑約0.8厘米,外表紅棕色,頂端5瓣裂,裂片先端細(xì)尖,堅(jiān)硬,內(nèi)面灰白色,中軸處著生多數(shù)種子。種子紅棕色,圓柱形,細(xì)小。果實(shí)微香。以去根、有葉、莖紅棕色、種粒飽滿者住。
主產(chǎn)江蘇。此外,浙江、安徽、吉林、湖南、陜西、廣西等地亦產(chǎn)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全草含蛋白質(zhì)4.6%、胡蘿卜素0.735毫克%、核黃素0.024毫克%、尼克酸0.12毫克%。尚含揮發(fā)油、槲皮素。
【性味】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味微苦,性寒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平肝,止血,敗毒,消腫。治頭痛,吐血,跌打損傷,瘡癤。
①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:"治損傷,敗毒。"
②《南京民間藥草》:"治頭痛,吐血,平肝火。種子:泡酒服,治胃氣痛。"
③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涼血止血,清熱,瀉火解毒。治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子宮出血、外傷出血,肝火頭痛,瘡癤癰腫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;或浸酒。
【選方】治瘧疾寒熱:紅旱蓮嫩頭七個(gè)。煎湯服。(《江蘇藥材志》)
半枝蓮 (《江蘇植藥志》) 【異名】通經(jīng)草、紫連草、并頭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牙刷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小韓信草、水韓信(《廣西藥植圖志》),小耳挖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溪邊黃芩、金挖耳(《江西民...
姜皮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生姜皮(《食療本草》),生姜衣(《江蘇植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的栓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生姜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挖取姜的根莖,洗凈,用竹刀刮取外層栓皮,曬干。...
白梅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鹽梅(《尚書》),霜梅(《綱目》),白霜梅(《本草便讀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(shí),經(jīng)鹽漬而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烏梅條。 【制法】《齊民...
狗腳跡 (《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(fā)病處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