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大葉白頭翁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一面青(《分類草藥性》),山茹(《中國物圖鑒》),大火草(《重慶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香青的全草或帶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香青
多年生草本,密被白色綿毛,高30~70厘米。單葉互生,無柄;葉片線狀披針形,長約8厘米,寬約1.5厘米,向上漸小漸尖,全緣,基部常抱莖,呈耳狀,耳先端尖,葉上面綠色,下面白色,兩面均被白色綿毛。頭狀花序頂生,直徑8~10毫米,排列成豪傘花序;總苞多層,白色,干膜質(zhì),橢圓狀卵圓形,長5毫米,先端鈍,直立或向內(nèi)彎;花淡黃白色;邊緣為雌性花,多數(shù)結(jié)實,中部為兩性花,多不孕。瘦果長橢圓形,冠毛白色,1裂,羽毛狀;種子1粒;ㄆ谙募尽
生于向陽山坡及田野。分布四川、貴州、湖北等地。
【采集】春、夏間花苞初放時連根挖起,去凈泥沙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的帶根全草,根頭細(xì)小,長1~3厘米。莖長約30~50厘米,直徑達(dá)5毫米,梢部漸細(xì)小,少分枝,外表密生白色絲狀茸毛,扯下后又顯露出黃綠色而細(xì)密短小的茸毛。葉多皺縮成團(tuán),棕褐色,兩面均有白毛,但較莖部毛短小;ǘ嗖淮嬖凇S谐魵,味微弱。以莖桿粗壯、葉片不脫落者為佳。
主產(chǎn)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重慶草藥》:"甘微苦,性涼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瀉火,燥濕。治吐血,痢疾,牙痛,乳癰,瘰竊。
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一切勞傷,牙痛,吐血,痢疾。"
②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):"清熱,止痢,驅(qū)蟲。治痢疾,蛔蟲,刀傷。"
③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燥濕。治濕熱痢疾,瘰疬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風(fēng)火牙痛:大葉白頭翁二兩。煎水燉五花肉合糖服,或煮綠殼鴨蛋服。
②治寒火牙痛:大葉白頭翁四兩,桂花根二兩。煎水內(nèi)服。
③治乳癰:大葉白頭翁與蒲公英合用。搗爛包。初起有效。(選方出《重慶草藥》)
大葉花椒莖葉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大葉花椒的莖皮或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大葉花椒"條。 【性味】甘辛,無毒。 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敵寒,殺蟲,止痛。 【選方】①治腰痛:大葉花椒莖葉三至六錢。...
大葉鳳尾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雙鳳尾、金雞尾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鳳尾草、大葉井口邊草、狼牙草(《陜西草藥》),井口邊草、井邊草(《云南中草藥...
大葉千斤拔根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天根不倒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千斤紅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大葉千斤拔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大葉千斤拔,又名:假烏豆草、皺面樹。 ...
大葉狼豆柴葉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梯氏木藍(lán)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大葉狼豆柴"條。 【性味】性涼,味甘苦。 【功用主治】解毒,治乳腺炎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搗敷。...
大葉沿階草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...
樗白皮 (《藥性論》) 【異名】樗皮(《日華子本草》),臭椿皮(《滇南本草》),苦椿皮(《陜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內(nèi)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臭椿(《群芳譜》),又名:臭楮(《...
甘薯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甘儲(《南方草木狀》),山薯(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薯蕷科植物甘薯的塊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甘薯 多年生藤本,高約5米。地下有肉質(zhì)塊莖,呈球形,肉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