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白梅
(《本草經集注》)
【異名】鹽梅(《尚書》),霜梅(《綱目》),白霜梅(《本草便讀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,經鹽漬而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烏梅條。
【制法】《齊民要術》:作白梅法,梅子核初成時摘取,夜以鹽汁漬之,晝則日曝,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。
【性味】酸澀咸,平。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暖,無毒。
②《綱目》:酸咸,平,無毒。
③《本草從新》:酸澀咸,平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喉痹,瀉痢煩渴,梅核膈氣,癰疽腫毒,外傷出血。
①陶弘景:白梅亦應(與烏梅)相似,今人多用白梅和藥,以點痣蝕惡肉。
②《本草拾遺》:刺在肉中,嚼白梅封之,刺即出。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刀箭(傷),止血,研敷之。
④《本草圖經》:除痰。
⑤《本草蒙筌》:搗爛成膏,敷攻惡毒,治婦人乳癰,拔肉中箭簇;中風緊閉牙關,急宜將肉摩擦。
⑥《綱目》:治中風驚癇,喉痹,痰厥僵仆。又治瀉痢煩渴,霍亂吐下,下血血崩,功同烏梅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、噙咽津液或入丸劑。外用:擦牙、搗敷或煅存性研末調敷。
【宜忌】《本草從新》:多食損齒傷筋。
【選方】①治喉痹乳蛾:㈠青梅二十枚(鹽十二兩,淹五日,取梅汁入明礬三兩),桔梗、白芷、防風各二兩,豬牙皂角三十條。為細末,拌汁和梅入瓶收之,每用一枚,噙咽津液。凡中風痰厥,牙關不開,用此擦之尤佳。(《綱目》水梅丸)㈡白梅包生礬末作丸含咽,或納吞之。(《圣濟總錄》)
②治霍亂吐利:鹽梅煎湯,細細飲之。(《如宜方》)
③治梅核膈氣:半青半黃梅子,每個用鹽一兩,淹一日夜,曬干,又浸又曬,至水盡乃止,用青錢三個,夾二梅,麻線縛定,通裝磁罐內,封埋地下,百日取出。每用一枚,含之咽汁,入喉即消。(《龔氏經驗方》)
④治癰疽已潰未潰皆可用:鹽白梅燒存性,為末,入輕粉少許,香油調涂四圍。(《易簡方》)
⑤治金瘡:燒干梅作炭,搗末之,敷一宿。亦治被打傷。(《千金方》)
白毛藤 (《百草鏡》) 【異名】苻(《爾雅》),蜀羊泉、谷菜(《本經》),鬼目草(《爾雅》郭璞注),白草(《別錄》),排風、白幕(《本草拾遺》),鬼目菜(《吳志》),天燈籠、和尚頭草...
白皮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牛千斤。 【來源】為衛(wèi)矛科植物騰沖衛(wèi)矛的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騰沖衛(wèi)矛 灌木。枝灰白色,有縱紋,粗糙;小枝多葉柄著生之痕跡。葉對生,橢圓形...
白屈菜根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小人血七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罌粟科植物白屈菜詳白屈菜條。 【采集】夏季采挖,陰干用。 【性味】味苦澀,性溫。 【功用主治】破瘀消...
白山苔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細葉杜香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細葉杜香 常綠小喬木,高達50厘米。多分枝,幼枝密生黃褐色絨毛。葉互生,密集;近革質;線形,長...
白花灰毛槐樹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異名】山豆根。 【來源】為豆種植物白花灰毛槐樹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花灰毛槐樹 灌木,高50~150厘米,黃綠色;嫩枝被有平貼的柔毛。單數羽狀復...
山楂 (《本草衍義補遺》) 【異名】朹、粱梅(《爾雅》),朹子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鼠查(《本草經集注》),羊梂(陶弘景),赤爪實(《唐本草》),棠梂子(《本草圖經》),赤棗子(《桂海虞...
海粉 (《醫(yī)學入門》) 【異名】紅海粉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海兔科動物藍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帶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藍斑背肛海兔,又名:海珠。 全體略呈紡錘形,長9~12厘米,色黃...